我国总体的数据中心规模达到112亿元,年增长率达到50%,其中跨地区的经营性IDC企业17家,开通业务的16家。省内IDC业务经营企业260家,其中开通业务的达到214家。其中运营商占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电信占40%,联通占20%,移动占3%。而专业的IDC厂商占不到40%,其中最大的是世纪互联,占这其中的11.6%。
这些经营性的IDC多数集中在东部的发达地区,其中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北京占到全的50%,而才经营面积来看,我们国家的数据中心的面积偏小,其中1000平米以下的占到了66%,使得很难形成规模优势。
工信部目前停止了IDC经营牌照的发放,主要是考虑规范市场布局,提出绿色功效的数据中心标准。目前我们国家的数据中心普遍存在平均能耗高,效率低,管理差,技术落后等特点。
而且很多数据中心都是建在工业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温度就高,工业用电紧张,这使得数据中心又需要耗电很大,真正运行起来很不经济。南方很多地区夏天除了高温再加上多雨,这对数据中心的维护都是很大的成本。因此国家想通过总体的布局,将西北地区(比如内蒙和陕西等地)开发成超级数据中心,因为那里雨水少,长年平均气温不高,更主要的是电力的成本便宜,除了煤炭以外,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也是可行的,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刘院长还提到了规划布局数据中心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首先是能源供给状况,这其中包括火电的发电成本,水电的发电成本以及刚才说到的可再生能源。第二是网络出口带宽的质量,这要根据当地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来分析,主干的网络能够提供多少的传输速率。太小的也不适合数据中心的建设。
另外是地质安全,不能放在地震带上,也不能长年有大的自然灾害。还有就是气温和空气质量,温度相对较低对数据中心的空调和制冷会节省很多的费用。因为数据中心的维护成本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
最后一个大问题是人才,最好当地有高级的IT技术人才,这样还可以解决地区就业问题,因此这些是规划布局数据中心的主要考虑因素。新数据中心的建设会本着绿色节能和高效的标准来建设,成为构建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任务。
(本文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文章根据大会演讲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