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集成  系统集成  弱电  软件  kvm  服务器  思科  拼接  视频会议  SFP 

“棱镜”项目导致思科在华业务遭遇严峻挑战

   日期:2013-06-27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李明    浏览:333    评论:0    
核心提示:当前思科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但美国政府的“棱镜”(PRISM)项目曝光后,中国媒体纷纷表示,使用思科的网络设备可能带来安全威胁,建议使用国内厂商的设备。

当前思科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但美国政府的“棱镜”(PRISM)项目曝光后,中国媒体纷纷表示,使用思科的网络设备可能带来安全威胁,建议使用国内厂商的设备。

美国国家安全局(以下简称“NSA”)前项目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本月早些时候透露,NSA和美国联邦调查局(以下简称“FBI”)正在通过一个代号为“棱镜”的机密项目,直接利用9大美国顶级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提取音频、视频、照片、电子邮件、文件和连接日志,以便帮助分析师追踪个人用户的动向和联系人。

尽管思科表示并未参与“棱镜”项目,但中国媒体还是呼吁对思科产品加以限制。《环球时报》本周发表社论称,“美国几乎可以随时对中国发动网络攻击”。而《中国日报》援引匿名人士的话称,包括思科在内的一些美国公司可能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网络设备行业咨询公司ACG Research创始人雷·莫塔(Ray Mota)对此表示,华为将从中受益。他说:“华为将凭借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接过这部分业务。”

在中国市场,思科本来就面临着本土厂商的严峻挑战。而此次的“棱镜”项目曝光后,中国媒体的报道让思科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去年中国交换机和路由器市场规模达到25.8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了20%,但思科市场份额却从21%降至18%。

虽然华为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但其2012年市场份额仍是思科的2倍多。而在过去两年中,中兴的市场份额则从18%增至29%。

美国政府的禁令

最近几年,美国政府出于所谓的国家安全担忧,禁止国内移动运营商使用中国厂商的网络设备。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今年3月还签署法令,规定在未获得FBI批准的情况下,联邦机构不得购买中国公司的IT系统。

与此同时,这也让思科在中国的业务受到了不利影响。思科CEO约翰·钱伯思(John Chambers)在5月15日的电话会议上曾表示:“思科在中国将继续面临挑战,但我们相信会取得进展,尽管在中国的挑战还会持续几个季度。”

尽管如此,据思科发言人约翰·伊恩哈德(John Earnhardt)称,思科只有不到5%的营收和利润自中国市场。伊恩哈德同时强调,思科并未参与“棱镜”项目。

未监视中国网民

伊恩哈德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称:“思科并未监视中国,以及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或政府机构。我们在全球销售的设备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没有对设备进行特别定制。”

据报道,“棱镜”项目揭发者斯诺登还称,自2009年以来,美国多次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计算机系统。并窃听了中国移动运营商的通信记录,窃取了数百万条短信。

尽管如此,ACG Research创始人莫塔表示,思科在中国开展业务由来已久,此次受到的“棱镜”项目的负面影响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思科在20世纪90年就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为中国部署互联网基础设施,并帮助技术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

中国移动

调研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联合创始人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称,思科针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供货渠道不会彻底消失,因为这几家运营商不会冒险放弃使用思科的创新产品。

思科最近刚刚宣布,对其最大路由器CRS-X进行升级,处理能力相当于10年前的10倍。霍华德称:“思科的设备通常被用在中国的骨干网络上,中国的大型运营商也不希望只使用华为和中兴的产品。”

华为发言人斯科特·赛克斯(Scott Sykes)和中兴发言人大卫·戴(David Dai)拒绝对思科在中国的运营发表评论,但赛克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整体而言,网络攻击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挑战,需要政府和行业联手解决。政府、运营商和厂商都要各自承担起责任,提升网络安全保护的标准。”

华为中兴受益

香港国泰君安国际控股(Guotai Jun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分析师里基·赖(Ricky Lai)认为,思科将成为“棱镜”项目的受害者,而中兴将成为受益者,其网络设备市场份额将会提升。里基·赖并未给出中兴的具体受益程度,但给予中兴股票“买入”评级。

《环球时报》在6月20日的社论中称:“该事件意味着,要我们信任思科,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将来 ,中国政府部门可能会强化思科在中国的运营监管。而且,如果思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华为和中兴迅速蚕食,也不足为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08917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