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竞标、软件项目预算审批无依据等问题今后在北京无立足之地了,标准号为DB11/T 1010-2013的《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该标准的发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让各方找到“共同语言”,并最终就信息化项目的费用达成共识。
北京市首项软件项目成本定额领域的地方标准《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已正式发布实施,标准号为DB11/T 1010-2013,该标准由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与北京市软交所共同牵头制定,标准归口单位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该标准的即时出台可谓“雪中送炭”,从此,北京市信息化项目的采购将告别传统的专家评估定价方式,拥有可量化的费用评估标准。
北京作为全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之都,产业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并且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水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北京市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也不断加大,仅全市每年属于市级财政拨款范畴的信息化项目就可达700至800个,金额总量可达三十多亿元,涉及上千家企事业单位。
然而北京市一直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以支撑、规范、管理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的测算,这大大制约了北京软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如何测算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的合理费用一直都是北京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因而常常导致软件项目预算审批无依据、恶意竞标等问题的发生。
单从政府角度,对该标准就有两大需求: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标准,以政府为采购主体的项目没有采购价格理论依据,供需双方很难量化采购定价标准,进而导致采购预算决策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衡量标准,以价格为基础的单一标准很难真正让信息化项目切实有效地执行,甚至会造成以价格为参考的恶性竞争。
该标准的发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让各方找到“共同语言”,并最终就信息化项目的费用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