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案例。这家企业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有没有成功案例都不构成对该企业信息化实践的阻碍,哪怕是四个信息系统并行实施的高难度动作也不例外。顶层设计的重要意义之外,令笔者更钦佩的是这种重压之下的执行力。快速迭代、快速复制和高效的执行反馈在众多企业信息化实战中不失为一则经典。
很多人,尤其是童心未眠的男人,看到“红头”的大卡车是否有一种看到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的错觉?虽然笔者没有沉迷其中,但是对于重型卡车的那种肌肉质感和威猛还是有所向往的,更是对于这样一个大家伙的生产、制造过程产生了无比的好奇。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大运”)的生产车间走一圈,也算是给笔者解了一些“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在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总装车间里,些许嘈杂些许闷热的环境下,外行可能看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也可能是比一般轿车发动机体积大三、五倍的发动机,也可能是吊起待装的驾驶室外壳,然而真正懂得人要看的是这些零散的配件到一辆整车到底需要多少零部件、走过了多少流程、流程和流程之间是怎样交接等等问题。也许正是这样复杂的庞大的离散制造业特性,成就了今天山西大运信息化建设的经典。
从四个系统并行实施说起“基因”优势
“四个系统”同时上线,笔者听到这个词的时候颇感惊讶。除了某些互联网公司,大部分传统企业似乎都害怕失败,尤其是重卡制造业,毕竟每一笔与业务相关的投资几乎都涉及到真金白银的投入。所以笔者在与山西大运副总经理裴志杰先生的交流中特别留意了这个细节,但是似乎裴总并没有流露出对于失败的担心。
▲山西大运副总经理裴志杰先生
作为一个刚刚投产没有多久的重卡制造企业来说,同步上线包括用友U9ERP、PDM、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DMS(销售与售后管理系统)在内的四个大型信息系统在业界实属罕见,这也恰恰是山西大运的高层对于信息化的果敢判断,在企业投产之初就植入了信息化的基因,让信息化随着企业成长,企业业务在与信息化的不断磨合中共同成长。
说起这样做的原因,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是根本的企业管理目的与要求使然。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运营管理的了解愈发深入,势必会有更多的功能需求暴露出来。裴总在对企业管理和这四套系统同步实施的总结时,这样说道:“虽然不同的系统有各自负责的主要业务与功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流畅的运行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均如此。并行实施的目的就是从一开始就把整个业务能够全面整体的定义和规划,各个系统更好地完成各自的职责。”或许有人会问业务不是在不断调整吗?一个大的方案能定义所有的内容吗?但是请不要忘记业务过程是可能变化的,但是基本业务流程是不变的,流程的输入、输出的接口是稳定的,这样做就是让能稳定的先通过信息化平台固化。不同企业对于IT规划有各自不同的理解,采用这种实施方式至少在山西大运已经得到了现实的验证。
企业快速发展势必在商业模式、业务状态上存在不稳定性,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必须能够跟上业务发展。对于这样的情况,裴总特别强调了系统灵活的适应性要求。但凡采用那些国际厂商的成熟产品,势必会对业务发展的变革带来合规性、规范化的好处,但是随之而来的灵活改变难度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所谓最佳实践的流程、经验。裴总认为,做信息化不能让业务完全的去适应系统,甚至是系统流程决定业务,而是要相互适应,对于山西大运来说更是这样。
在交流中,裴总也承认四个系统同步实施也遇到很多困难,除了新旧产品的使用体验差异外,对于业务流程的影响也不小。他特别提到有段时间是用友U9ERP的“双线运行”。后经确认,“双线运行”并不是所谓的两个系统的双线,而是系统流程和线下流程的双线运行,让流程在系统和线下能得到互相的印证和持续的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庞大工作量也曾让业务部门头疼不已。但是目前来看这个信息化见效前必经的“阵痛”阶段是值得的。
产品同质化严重 靠转型服务突破
山西大运的业务与IT融合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技术上讲,山西大运一直希望通过技术来优化业务,就像启用U9ERP中的“番号管理”功能,让多种生产目的的计划可以统一运行,减少过去不同类型生产计划需要运行多次MRP的低效模式。像这样的深化应用还有很多,而且据裴总介绍,目前正在进行PDM系统的二次开发来更加深入的使ERP和PDM系统进行整合。
从行业的角度讲,制造业在中国确实不乏亮点,但是真的也缺乏亮点!产品同质化严重、特性产品少已经成为行业的通病,而重卡的制造似乎也有点进入这个怪圈。中国卡车品牌众多,但是无论从核心配件还是到最终产品形态,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但是山西大运抓住了重卡作为“生产资料”的属性,在经济性、可靠性上狠下功夫,很多细节指标如油耗、首次故障里程数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成为市场选购的重要因素。此外,安全性方面也是山西大运着力的重点,在驾驶室、前保险杠等关键部位的安全设计拥有很多项设计专利的。
乘用车市场拼的是服务,商用车市场也是如此。但是除了那些缩小服务半径、增加服务站、加快维修配件周转等同质化的服务项目外,山西大运也在服务上寻求差异化,推出“配件终身质保”服务科目,是对现行重卡行业保修政策的新定义。“终身质保”即大运用户在车辆报废前,只要使用大运正品配件,即可享受原车该配件的质保期,在保期内享受质保服务(含材料、工时、外出等),且可以循环地享受质保服务。看似简单的一个服务创新动作,但是从系统支持到管理模式到业务措施,企业都要随之改变。
当然这只是山西大运在寻找特色出路中的一小部分尝试,而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路上山西大运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笔者在山西大运的牵引车总装车间参观的时候更是感触颇深。要知道,一辆牵引车平均要用1100多种零部件,4000多个零件,而山西大运的生产节拍是每5分钟可以下线一辆整车。
写在最后:信息化让企业的目标远一些,再远一些!
最后,笔者思考山西大运的整个实施过程,尤其是四个系统的同步实施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裴总告诉笔者,目前企业只是达成一期项目,但是能达到年产5万辆,产值达150亿以上的规模,而且已经让800多家供应商,100多家经销商、500多家服务站都在系统中实现管理。未来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平台,支撑年产10万辆以上的规模。这样的魄力源自于山西大运在投产之初就对信息化的重视与建设,而信息化也是承载企业走得更远的坚实支撑。